whiledoing

喜欢一切简单且美的事物,包括人。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归档

diary-2018-01-04-THU

发表于 2018-01-04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51天。

爷爷进入康复科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月了,而之前就听说人民医院的康复科最多就可住一个月,为此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讨论了下爷爷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之前家里考虑的一个方案是去另外的医院,同时也想换个力气更大些,且一个人就可以照顾好爷爷的那种护工,因为大家包括我自己心里都知道不可能一直这样子全部时间的投入照顾爷爷。为此我们和之前神经内科照顾的护工郭姐进行洽谈,开始的时候她答应了来全职照顾爷爷,不过后来她再仔细思考后还是拒绝了我们。为此我今天还单独找郭姐通了电话,因为我们觉得她拒绝的理由并不是她的痛点,我需要去挖掘挖掘。不过在仔细和她聊后发现可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她的家里有个癌症老人随时可能都需要照顾,而一旦照顾我爷爷,她可能会两边都照顾不及,说到这个层面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强求了。为此我下午的时候好好想了想这个事情,最后决定,既然爷爷也不转去别的医院,那么还是先护工金师傅。而我现在确实脱不开身,因为爷爷的看护工作我自己评估过一个护工确实是照应不来,至少是现在这个治疗阶段的任务非常的重。如果只是看护好爷爷,解决爷爷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和治疗任务,我想一个护工是勉强胜任的。但是如果说要照顾的好,细致,舒心,夜里睡得安心;可以更合理有效的安排好训练项目;提前调节和安抚好他的心情和睡眠情况以便在治疗时候达到最好状态;这些任务的话,单独一个护工很难做好。所以不论如何,这个阶段爷爷还存在有效康复,不论多少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尽努力给爷爷最好的看护。

至于考虑郭姐还是金师傅,讲真在给郭姐打电话之前,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护工,那么我觉得郭姐更加胜任,因为确实她可能真的可以做到一个人搞定爷爷基本的看护工作。一来她力气大,二来年轻灵活,三来主动。灵活这个特点在医院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上面说的,护理工作表面的事情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差的就在于处理医院相关事务的灵活性上面,这点郭姐相比五十来岁的金师傅而言要好的太多。相比而言金师傅就没有那种特别主动和灵活表现的能力,但是金师傅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优点——老实。虽然事情他不能替你提前想好或做好,但是如果你和他讲清楚了需求甚至是告诉了他做事情的方法和步骤,他就会比较尽心尽责的执行,这点非常难得可贵。在医院照顾爷爷的这段时间,我已经和四个护工师傅合作过,我觉得这点金师傅做的是最好也是最认真的一个。这点真的触动了我,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工作时候参加公司的管理课程培训,其中有一课就是讨论「如何有效分配任务」:其实就是讨论了团队成员的几种类型。一个好团队,并不是因为人有多牛B,而是团队的执行牛B。越牛B的人就越需要更牛B的人或者是更牛B的梦想(忽悠)来框住他,这点并不容易。而现实是大家做的事情其实都是比low B好一些罢了,那么执行就显的异常重要。这点于我而言感触很多,也很大影响了我后来的喜恶之道。对于护理爷爷这件事情我自己有一定的想法和方案,而我正希望护工师傅可以配合我践行我的办法,就这点来说,金师傅着实显得「执行力高的多」(撇开护理的基本技能和经验能力考虑外)。想来虽然留不住最好的郭姐,那么留得下最配合的金师傅也挺不错,心里也就不再更多纠结。想来我性格中确实是控制欲较强的人,直男无疑吧(手动笑脸 :))

考虑这些的问题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到了阿里招聘总裁总结阿里招人标准,其中一个观点大致是:

我们更加看重招聘者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而不是思考结果的正确性。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答案,合理且富有成效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才是最核心的能力,结果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

今天下了大雪,我和奶奶10点从家出发。给爷爷吃了银耳鸡蛋羹之后,爷爷就不想吃饭了,一直睡觉,还是要将肚子留给主食为好。三爷和奶奶回家,中午我也难得的午休,神清气爽。晚上,提前行动,热饭,导尿,喂食,口护,一气呵成。出门,雪真的下的很大,回到家鞋子已湿。

又及,爷爷进行坐姿训练的照片:

image_1c9erhsd62g812gn1q8hdtp1hss9.png-4818.2kB

关于2017

发表于 2018-01-01

2017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1点,我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先是和姑姑聊了下爷爷后面的治疗方案,后洗完澡躺在床上,看着电脑中写的一篇篇2017年日记。一下子,一个个的鲜活的画面和片段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中闪耀回旋,或开心,或悲伤,或痛苦,或坚持,或有所得,或如有所思,或成长,或迷失,或坚定,于是乎精神抖擞,想着还是写一份文章总结一下我的2017。

如果选择一个词概括2017,那么一定是「经历」。

阅读全文 »

diary-2017-12-30-SAT

发表于 2018-01-0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46天。

今天早上闹钟睡过,姑姑叫醒的我,问我:『今天还要不要过去,我要是起不来,她过去』。虽然心里在一瞬间也想过别人替我,对于早上6点的睡意而言,一切都可变成有效的不想起来借口。只是转念一想,没法麻烦别人,而且姑姑工作比我还辛苦。我说没啥问题,再多睡了一会就起来出发去医院。

还好,今天周六,事情不多,早上爷爷做完了手法和几个电疗项目,基本今天的治疗项目就结束了。按之前的想法,要让爷爷上午也动起来,不然之前早上就是床边的治疗外加挂水,一上午都在床上,中午也吃饭睡觉也在床上,只有下午才开始下床活动,一直在床上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何况爷爷现在只要在床上基本上就是睡觉状态,而且是雷打不动的那种。有天主治医生孟主任来查房问我『爷爷一直睡觉就是这么深吗?』,我笑话说了句,爷爷睡觉起来世界都安静了,大抵如此的好睡和嗜睡。只是如果是平时,爷爷年纪都这么大了,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干啥就干啥,但是在医院必须要狠心一些,调整作息,配合治疗。

为了调整,早上就让爷爷动起来,挂完水后时近11点,我们就让爷爷上搬到轮椅上坐坐,顺带喂饭。结果这个计划非常成功,因为在轮椅上吃肯定比在床上人吃饭来的顺畅,爷爷胃口也不错,吃的量也很足。想来这是个好办法,之前规划爷爷的治疗计划,总是想着尽量将坐轮椅的时间和床上时间连续起来,因为他上下一次轮椅确实比较麻烦。不过随着搬抬轮椅的次数多了,我和护工师傅也都有了经验,上下轮椅的过程就比较流畅,也没以前想象中那么麻烦。所以与其在床上更加费劲的喂食,不如稍微多花些功夫将爷爷放到轮椅上,然后更加有效的喂食。且吃过后还可以推着轮椅带爷爷溜溜,也但是饭后运动运动,着实是个一劳多得的好办法。

午休后,二爷来了,后脚三爷和奶奶也到了。下午事情不多,先是带爷爷去做了「PICC置位情况DT扫描」,以便看下PICC管子是否设置得当。只有得当了,才可以继续挂水,否则可能会有些危险。然后二爷和三爷推着轮椅带爷爷出去溜达溜达,人多就是力量大,我,三爷,二爷,金师傅四个人合力将爷爷放到了大厅的训练床上,换个床躺一躺,爷爷也显得比较开心。

下午,我开车带着奶奶早点回来,三爷和二爷晚上进行看护。

又及,爷爷在大厅训练床上:

image_1c30ti7c5ba46jaog08q31mhd9.png-1011.1kB

diary-2017-12-19-TUE

发表于 2017-12-3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5天。

早上8点到医院,金师傅正在给老爷子换裤子,说是7点多解了大便在床上。我和师傅两人分工合作:翻身,擦拭,换尿垫,换衣服,换床垫。昨天爷爷中午刚解过,今天一大早又解,我想着是不是昨天吃了什么东西闹肚子,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吃了啥不好的东西。下面喂食一定要小心,不能太冷,不能吃太容易导致腹泻的食物。

中午二大爷,四大爷,五大爷一起来看望爷爷,也几乎在同时,昆山大姑和三爷也到了医院,医院的病床前一下子站满了人。由于时值中午,别人都在休息,我们也不好太大声的说话,每个人就都和爷爷简单的聊几句。虽感觉他现在认不出每一个人,但当他看到亲人的时候,都明显变的比较激动,一下子说起好多话来。有时候他突然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看的大家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虽如此,我还是告诉大姑,要控制下心情,不要让爷爷看到我们哭的样子,多和他笑笑。

可能是中午有人探望的缘故,下午爷爷显得很精神,只是没想到,刚推进言语治疗室没多久,他又反馈有身体需求,我也笑着和医生讲,一进到你们的教室就要大小便也是神奇。昨天护士告诉我们,要引导老爷子自己解小便先,实在不行,再借助间歇性导尿管进行导尿。于是我和三爷两个人配合:安抚,吹口哨,按摩膀胱,用了一些列方法来创造解小便的环境,引导他自己小便。尝试许久无果,最后还是叫来护士用导尿管导尿。人上了年纪或多或多会有些前列腺的问题,更何况爷爷现在的身体状况,所以能自己小便这件事情,还更多的耐心。

又及,中午亲人探望:

image_1c2lkqqeha4kcsbcn4h161eij9.png-950.3kB

diary-2017-12-18-MON

发表于 2017-12-3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4天。

早上过来,师傅说睡得不错,没有喂安眠药,心里踏实许多。因为之前经验就是一吃安眠药,爷爷白天就变得昏昏欲睡,也又无从谈起治疗效果了。

下午2点,我和护工师傅两个人提前准备,准点将爷爷送到言语治疗室进行康复训练。但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没治疗多久,医生就将爷爷推了出来,告诉我们他貌似又有卫生需求。这次我和师傅都比较有经验,将爷爷换到「障碍厕所」进行方便。这个厕所比房间里的厕所要大许多,这对于需要轮椅进出的人来说要方便许多。且厕所中还提供病人搀扶用的扶手,便于其固定身体。之前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个厕所,是后来最里面床护工师傅告诉我们的。说来也有意思,自从我觉得他拿了我水卡之后,他就表现的很积极,经常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想来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需要冷拌,而不是热炒。

下午4点左右,毛老师带着几个护士来到我们床前,说是要给爷爷进行膀胱测容。测容的过程就是将生理盐水注射(有个像挂水的专用设备)入膀胱,然后再用一次性导尿管将液体导出,测定导出液体的容量。在一番忙碌后,终于将注入的液体重新导入到尿壶中,刚想看尿壶刻度进行测量,发现尿壶的刻度标定不准确——下面刻度不均匀。为了得到更好的测量结果,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给尿壶进行标定」(哈哈,真是想都想不到的工作)。我和护士要了一根打针用试管作为标定参考物,然后用其吸入特定容量的液体,导入尿壶,再标定其对应容量位置。

膀胱标定后,护士就将爷爷的导尿管移除了。导尿管方便是方便,但长时间放在人身体里面会损伤膀胱,并会影响人正常身体机能。毕竟是移除导尿管的第一天,晚上我和师傅都担心爷爷尿在床上,所以晚上我吃过饭后,就绕去超市买了成人用尿不湿。虽然移除了导尿管,我们的护理工作又升级了,但是这着实是一件好事。

又及,给尿壶做刻度标定:

image_1c2lkng1t1crm1qu21k98ljq1ffm9.png-793.1kB

diary-2017-12-17-SUN

发表于 2017-12-2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3天。

前几天的经验告诉我:爷爷的状态大约是一天好,一天不好。所以按照规律,爷爷今天状态概率面上会不太好,我心里也是带着担忧的心情去医院。到了后,护工师傅告诉我昨天夜里闹得实在厉害,给吃了安眠药,睡了约2小时, 后面也经常醒,不过情绪还好,多是翻身喝水的需求,他也可以应付的来。之前的经验就是吃了安眠药,第二天白天的精神就会很不好,所以我嘱咐师傅不是在特别情况下(比如夜里闹腾超过一小时还是安抚不了)尽量不吃安眠药。不过这也不能怪师傅,夜里一直闹腾,别人也受不了,更重要的是担心他闹起来不盖被子,感冒发烧的话就会非常麻烦,所以说这确实是个两难的行为。

中午发生了件趣事。我吃了午饭回到病房,发现我的门禁卡(也是卫生间出热水的卡)没有了,仔细想来我应该是插在卫生间的卡槽上,没有拔下被别人拿走。前几天最里面床的护工师傅从卫生间出来就颇有微词的大声说到『是谁缺德拿走了热水卡』。我们也一脸懵比的应付到:没有拿,不知道谁干的。没有办法用热水了,我早上就将我水卡插上去使用,忘记拿下来,结果中午也没有了。我也很生气的在房间说起来,好端端的谁没事缺德拿卡!本来我们照顾病人就经常需要用水,每次插拔太影响效率,就一直插着,谁想到被别人偷了。我直接打了110,折腾了几番功夫之后,终于得到了看医院监控的权限。我和警察叔叔说,我找这个水卡不为啥,这本身也没有多少钱,就是这件事情让我恶心,谁tmd缺德偷病房的水卡。(讲真,如果我知道调看监控需要如此复杂的手续流程,我可能也就不折腾了。。)。在警察同志的带领下,我进入医院的监控房间,在签了一堆手续后,才调出了中午时段的走廊监控。结果是,我看了一个中午,约3小时长的监控,也没有发现外人(不是我们房间的病人,家属,护工)进出。当时我就想很可能是之前掉卡的护工拿了我的卡,因为他自己掉了卡,用我的卡来顶。不过后想,一是只是我个人猜测;二是即便如此,这事情也没必要搞僵,毕竟在一个病房,补一张卡也就五十元钱,没必要为此伤了和气。下午我直接去补办了一张卡,也没和同病房的人说更多细节,就将这事略过了。好玩的是,当晚上我将新办的卡交给我们护工金师傅用的时候,他顺着早上偷卡的事情多说了几句,而也就在同时,最右边床位的护工师傅跳了出来,颇有些激动的也顺着说了几句,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想来,十有八九,顿觉有趣。

周末晴朗的天气得到了延续,下午我们还将爷爷推到了大厅阳光好的地方坐坐。下午我去补办卡的时候,二爷和二婶过来了。我和二爷两个人一人一句的应对着爷爷说不清楚的话语:虽然不懂他的话,但是可以根据他说话的情绪猜测爷爷说话的语气,然后进行类似于「奥。真的啊。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没问题」之类万能的搭话词。后来爷爷突然神情激动的说要站起来试试,我们招架不住,就多人配合将老爷子搀扶着站了起来,只是没站多久,大家就撑不住力气又让他坐了下去。后来想到一个不错的折中方案:将爷爷轮椅推到靠墙有扶手的位置,让爷爷自己左手抓住扶手,坐在轮椅上,我们将其后背顶住,挺起成坐立态,爷爷也就不再闹腾。

今天状态总的说来延续了一天好一天不好的规律。晚上一直不肯吃饭,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先睡觉。还好晚上媛媛妹妹过来帮忙,让我轻松了不少。晚上8点半左右,我和妹妹两人合作,一个想办法弄醒爷爷,一个准备热菜,水,营养液等喂食物件。终于在磨了一个多小时后,将400ml的喂食量给完成了。

又及,媛媛妹妹晚上过来帮我喂爷爷:

image_1c1srt7abus28m17be1vvt17ji9.png-1053.7kB

diary-2017-12-16-SAT

发表于 2017-12-2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2天。

今天周六,康复治疗的项目并不多,医生也多数轮休。早上到了医院,喂了爷爷早饭后没多久,医生推来类似VR的治疗设备,原我以为是用来训练老爷子智力反应水平的设备,结果一问才知道是用来训练言语功能的床用显示器。训练过程类似于小朋友学字说字:先是在喉咙上插上电极片,电击刺激言语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同时VR眼睛中显示相关词语和画面,耳机中播放对应声音。接入设备后,之前睡得深沉的爷爷出乎意料的精神集中起来,嘴中也隐约发出学着讲话的声音。虽然他说的我基本听不懂,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语音语调像是在跟读,看来电刺激还是很有效果的。

今天天气刚好不错,下午也没什么治疗项目,我和奶奶就按照之前活动的时间推着老爷子到大厅有阳光的地方晒晒太阳。爷爷今天状态就和天气一样,显得非常「晴朗」:不仅吃饭吃的很给力,话也说的特别多,显得很是精神。晒太阳的时候,爷爷一直在重复说些发音听起来像「三万元钱」的只言片语,我和奶奶猜测爷爷应该是在说他之前摔倒花费的三万元钱治疗费用。爷爷他是那种一辈子吃了很多苦,花钱特别节俭的人。或者更确切的说他是那种对别人特别慷慨,却对自己特别吝啬的人。我当时就笑着告诉爷爷:『爷爷你放心,钱都报销了,一分不少』,他貌似理解了我的话语,回了一句『真假的?』。我用更大的语调告诉他:『当然真的,钱都到我卡上了,你放心,都报销了』。『哈哈哈』爷爷非常大声的笑了出来,奶奶也应声而笑,说了句『你这个老财迷』。爷爷的认知功能感觉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这让我们都非常开心。

又及,爷爷做言语治疗:

image_1c1srrfgh1ncvbrgfoo1vuav4k9.png-1224kB

diary-2017-12-15-FRI

发表于 2017-12-21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1天。

早上本说好姑姑送我去医院,但姑姑起来叫我时候,着实是有些累,加之昨天回去直接睡觉,也没有洗澡,全身黏糊,就告诉姑多睡会,过会再洗个澡出发。倒也没多睡多久,洗了个澡,吃过早点,就出门,只是不知道早上竟下大雨,好不容易叫到了车,一路上又是各种拥堵,到医院门口时,已经8点20。就在这时,金师傅给我打了电话,说老爷子情绪很焦躁,甩枕头,不盖被子,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想办法安抚老爷子情绪,如果不盖被子顺着他意思不盖,过会再偷偷捎上。挂了电话,我也加快了脚步,心里也有些担心起来。师傅告诉我,他是担心老爷子一直不盖被子受凉,进而担心我们说他没有照顾好。想来,这个师傅真心不错。

下午2点有言语治疗项目,但快到的时候,爷爷还有一部分葡萄糖没挂完,这瓶500ml的葡萄糖是今天刚加的,有些措不及防,挂了一个中午还没有挂完。没办法,只能让护士暂停下(第一次知道挂水真的可以暂停,只是药水拆开后不能间隔太久,否则会失效)。给爷爷穿好衣服,带好肩章带,准备好言语治疗需要的各种材料,伴着治疗医生的催促声,我们匆忙地推着爷爷进入了治疗室。在医院看护,照顾,安排项目就和打仗一样,每分钟都在计算,需要提前规划和协调,虽有些辛苦,但细想来也挺有意思。

刚想趁着爷爷进入治疗室的时候休息会,治疗医生就和护工师傅一起推着爷爷回来了。医生反馈爷爷要小便,神情也略激动。但爷爷用了导尿管,怎么会是小便呢?想来会不会是大事?之前爷爷都在床上处理大事,我心想反正要从轮椅一上一下,索性直接试试用马桶来解决问题。我和护工师傅两人推着爷爷进了卫生间,对着爷爷指了指马桶,他露出笑容,看来猜对了!厕所空间本来就不大,一下子又填充了一个轮椅和三个人,顿显特别拥挤。我和护工师傅两个人在厕所里面各种腾挪转移,费了好大力气将老爷子终于放到马桶上坐好。我给老爷子按摩肚子,刺激他排便,但按了很久无果,估计靠他自己应是解不出来了,于是用了开塞露辅助排便,没过多久,听到几阵稀里哗啦的落水声。也就在这种略显诡异和有趣的环境中,我和师傅两人满头大汗,却又几乎在同时笑着说了句:『终于出来了!』。

又及,爷爷第一次做站床项目,上升的角度并不高,需要慢慢来,测量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监控血压情况,怕一下子他受不了:

image_1c1sropfv1v0p1a3jnpi2221ckc9.png-1148.6kB

diary-2016-12-14-THU

发表于 2017-12-19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30天。

早上7点跟着姑姑车子去医院。到了后先是问昨夜的情况,金师傅反馈说老爷子夜里还好,大概在晚上12点到4点之间特别闹腾,之后就开始睡觉。然后他给我看了下喂食记录本,晚上他混搭这水和营养液喂了爷爷600ml(约是3小时的喂食工作量),看来这个护工师傅是用心且负责任的,让我深感欣慰。

说来也神奇,按照之前的状态,9点应该是爷爷最困,也是睡的最好的时候,但今天却显得比较精神。趁着精神的状态,我们肯定就能多喂食就多喂食。上午护士查房时,护士长说老爷子昨天吃的太少,这肯定不行,让我考虑用胃管之类的东西实施喂食。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内心一直比较犹豫,因为老爷子按现在的进食情况确实能量营养不达标,但插胃管肯定会让他很难受,所以内心一直纠结。我和护长说,老爷子如果插了胃管,按他现在的状态,估计会受不了,很可能他会一直想要拔掉它。护长告知我说她们这有一种间歇性喂食的技术,就是用的时候将胃管插进去,不用一直插着,人的难受程度肯定会有所降低。我质疑地问了句『那插的时候不也会很痛苦嘛?』,她笑着回复我『我之前自己特地试验了下,感觉还可以,要是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我心想如果我自己也觉得不是很难受,那应该还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下午3点左右,护长问我:试验的器材拆了就需要买单,而且过程肯定有所难受,问我是不是确定要试试?我笑着告诉她,花一百多元器材费试试看效果而且还是护长服务,一点不亏。于是她带我进入到护士专用的房间,和我讲解插入胃管相关的说明。讲了之后我才发现,我这实验的过程也是护长给科室护士讲解的过程,护士集体围观,还有拍照摄像的,这着实让我有些尴尬。。。我笑着和护长说,这围观的架势真是受宠若惊。护长突然急转问了我句,小伙子你有对象嘛?哈哈,还是专心听讲插入胃管相关事宜为好。插入胃管的过程类似于吃根面条,只是这个面条是不断的,侵入的,橡胶材质的而已。每插入一点长度胃和喉咙就难受一分,到一半左右长度时,我被呛的实在受不了,眼泪鼻涕一并流出,阻止了护长,第一次试验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我一直忍住,坚持下去感觉也还好,其实中途放弃会让人更加难受。护长说我的反应是比较正常人的反应,病人反射弧会相对弱一些,爷爷的感受应该会比我更轻。

今天老爷子状态真是出奇的不错,晚上也挺有精神,吃饭吃的也麻溜。想来觉得夜里真要好些伺候,多喝些水,多安抚,他晚上就可以睡得相对安稳些,第二天的精神也就比较好。

又及,晚上姑姑发给我微信图片,是护长的朋友圈,觉得这波操作也是6的很:

image_1c1nmo38u1nut1u912vl8r9mgcp.png-578.7kB

diary-2017-12-13-WED

发表于 2017-12-16

今天是爷爷生病住院的第29天。

早上还是早早去了医院,到了后李师傅告诉我爷爷还是睡的不太好,会闹腾,心里又是一阵百感交集。

中午吃过晚饭后没多久,之前神经内科照料的护工郭姐过来看望老爷子。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喜欢郭姐,之前也是她一直照料老爷子。她说刚好到门诊就顺道上来看看老爷子,我们当时正在给老爷子喂食中饭,她二话没说,就职业性的接手了这个任务。只见她先调整了床的高度,在托起老爷子的同时很迅速地用另一只手将平头枕头放在腰间的位置,侧方位踮起一个三角枕头,然后放下老爷子,捋了捋垫头的枕头,老爷子就被固定在一个直立的状态,而且看起来他应该坐的姿势还挺舒服。我之前在神经内科都是上夜班多,还真不知道她喂食老爷子竟有如此麻溜的操作。我们平常喂食,要调整老爷子的姿势都需要折腾很久还不一定让他满意,而郭姐操作起来却是如此轻松自如。看来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也印了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诚不欺我。

在医院照料爷爷的过程中,每日都和护工师傅一起合作,学到很多技巧和操作方法,比如大致有:

  • 如何用巧劲翻身,调整姿势
  • 如何拍背,处理咳痰
  • 如何调整睡觉的姿势更舒适
  • 如何合理利用不同形状枕头固定姿势
  • 喂水,喂饭,喂药的方法
  • 什么样子的角度更合适喂食
  • 如何帮助病人床上解决各种方便问题
  • 如何清理口腔,下体
  • 如何抬病人上下轮椅
  • 如何床上穿衣服

应该说这些能力是当一个护工的硬技能,要想做个更好,更高阶的护工,还需要会一些软技能:掌握基本的病理和药物知识,知道处方药如何吃,什么时候吃,有什么作用,这会让家属觉得你特别专业;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子可以更好的在心理上安抚病人;最后,还需要会和家属处好关系,也许这会带来更多的洽谈工资,因为你值这个服务价。想来,我真的可以当职业护工了。

本来一切感觉都进入正轨了,结果下午给爷爷做完言语康复后,护工李师傅告诉我,他家小儿子那边有事情要他过去帮助,他没法拒绝。我当时一听,觉得是不是钱方面的问题,就套话问问,他说不是,确实是他家有事情,想来我们虽然很希望李师傅留下来,因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护工是真的很不容易,但也不能因此牺牲别人的利益,也就答应了。之后,我和他们的负责人沟通了事宜,他们给我调来了一个新师傅,速度之快也是出乎意料。因为我本来想让李师傅今天晚上再顶一晚,没想到人很快就调来了,既然来了,就直接接手好了。李师傅带着新来的金师傅了解了下相关情况,然后我和李师傅结了几天的工资钱,他就离开了。

吃晚饭时候我一直就在想,下午同意让李师傅离开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一来找一个合适,靠谱,也能照顾好爷爷的护工是真的很难,我们之前就为了这个事情特别头疼,折腾了好几天才找来了李师傅。二来是上手的问题,每换一个护工,我都要重新沟通一遍照顾爷爷的注意细节,而且这些事情不是说就可以说的清楚的,总是需要上手一两个晚上才可以掌握。如果照顾不好,爷爷晚上睡不好,别的床病人也睡不好,第二天就是恶心循环和各种棘手。所以,虽然我和新来的金师傅讲了很久照顾爷爷的注意事情,却也深知今天晚上肯定是头疼的一夜。也许当时应该和李师傅再多聊聊多探探底,看是不是钱的问题,亦或是别的什么方面有困难?也许多拖拖,让他今天晚上继续值一夜,可以再好好聊聊,这样子处理会不会更好?不过后想既已如此,也应该给新来的师傅一个表现的机会,人总要有上手和熟悉的过程不是。还好,晚上金师傅拿着我写的照顾爷爷注意事项的材料认真的看了起来,深感欣慰。

又及,今天离开医院坐电梯的时候,发现灯光和环境非常诡异,用故意跑焦的方式来拍摄,显的更加迷离和诡异。

image_1c1dgsksi109n1hd7dsn99fgo9.png-999.4kB

1234…7
whiledoing

whiledoing

喜欢一切简单且美的事物,包括人。

63 日志
34 标签
GitHub 豆瓣 知乎
© 2016 – 2020 whiledoing
由 Hexo 强力驱动 v3.7.1
|
主题 – NexT.Mist v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