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冯仑来公司做了场关于「职场」的主题报告,放下工作也要去听一下。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大佬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佬的演讲基本上是一种「有框架式的漫谈」,因为人生阅历丰富,所以漫谈都觉得很带劲。大佬先是讲起自己人生经历: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学生,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前五年在国家单位工作,五年之后,喜欢折腾的性格推进他出来创业。所以如同大佬自己说的那样子,自己打工的人生很短,并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地方,但是有一点,就是喜欢折腾,不去考虑国字头单位几年分房等「绑定性」政策,因为不考虑,所以欲望低,放得开,也不为此而焦虑,更多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奋斗。
主题一下子就跳出了「职场」进入到「焦虑」和「选择」上。我们现在遇到的焦虑多数来自于「不确定性选择」太多,如果确定了,也就不焦虑了。而选择不仅多,而且不确定。未知的风险会让我们焦虑而做不出及时的选择。
人焦虑的点主要有三个层面,一个是钱的多少,二是快乐和痛苦的多少,三是生死的问题。所以如果要解决焦虑,就是解决「多少/快乐/生死」这几个维度的问题。大佬的论证方式是先看下什么人不焦虑: 有信仰的人(大佬应该是非常信仰的人,一直在围绕这些来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解决焦虑的方法是引入神灵,一切都是神的旨意,那么你不会太焦虑,因为你焦虑也没有用,降低了人们思维的复杂度。而另一个是佛教的方法,佛家讲究自身的修行,进而降低自身的欲望。人的欲望少了,自然也不会显的特别焦虑。
大佬为此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性分析:如果经济发展导致金钱的增多是线性增长的话,随之而来的欲望增长就是指数级,这是人性。人对于钱方面的焦虑不会随着经济的改善而降低,反而会增加。所以经济好的地方反而可能有更多的信仰,大佬特别说了台湾,说台湾就是这样子: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更多中产阶级开始信教,在物质追求到达一个点之后,就会用另一种方式平衡人性的欲, 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
最后很有意思,做为搞地产的大佬谈了谈自己对于「年轻人买房」的观点。先是说了下衡量房价是否上涨的指标:1)人均是否到了8K美金,如果超过,房价一般会稳定 2)政策 3)人口净入比 4)出售新房和旧房的比例,如果新房多余旧房,会涨。5)关键说了最后一点,国人买房的消费是一种应激上涨的循环,越觉得上涨越买,越买越长。从几个数据来看,杭州的房价都会慢慢趋于稳定,所以大佬的建议是年轻人可以不用这么着急买房,这还真是第一次听一位地产大佬建议说不要急着买房。国外人买房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中国人是27岁。大佬自己就是这样子,虽然一直做房地产,但是也是35岁才买的人生第一套房子。
总的说来理解到的事情:
- 人生要会折腾,不要总是想着一成不变束缚的东西,这样子也会减低自己的欲望。
- 找到平衡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方法,降低自己焦虑的源头,更好投入人生奋斗。